教育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大課題,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三進”工作是高?!皟烧n”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。如何推進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的創新,優化“三進”工作的運行機制,是高校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。下面對我校近年來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的創新嘗試,特別是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三進”工作機制創新,進行了總結,懇請同仁不吝賜教。
一、提高“兩課”教師理論水平,推動 “兩課”教育與時俱進
“兩課”教師的理論水平,是制約教育教學實際效果的關鍵因素。提高“兩課”教師的理論水平,是搞好“兩課”教學的首要環節。
1. 深入研究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構筑“三進”工作理論平臺
為了深化對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專題研究,推動我校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黨的十六大召開之后,我校及時成立了“‘三個代表'重要思想研究中心”,并規劃了“‘三個代表'與高校德育創新”和“‘三個代表'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”兩個專項研究課題,發動“兩課”教師積極參與。上述兩項課題獲得了學校的重點資助,現已初步推出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,為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提供了高水平的理論平臺。
2. 開展“兩課”教學研究,推進教育創新
“兩課”教學研究是“兩課”教育創新的基本前提,沒有“兩課”教學研究的理論成果,就不可能有“兩課”教育的創新。近三年來,我?!皟烧n”教師共承擔省部級研究課題 18 項、校級研究課題 26 項,出版研究專著18 部,公開發表研究論文 300 余篇。在深入開展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研究的基礎上,我校于 2002 年召開了以“高等教育與‘兩課'教學”為主題的研討會,“兩課”教師廣泛交流了自己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,并出版了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研究專著。我?!皟烧n”教師承擔的“陜西高校‘法律基礎'課教學實效性調研報告”,獲教育部 2002 年高?!皟烧n”教育教學實效性優秀調研報告?!案咝qR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”及“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與實踐”兩項教學研究課題獲得我校 2003 年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。
3. 開展“兩課”教師培訓活動,提高教師理論水平
開展“兩課”教師培訓活動,是提高“兩課”教師理論水平的主要途徑?!皟烧n”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理論水平,必須隨著“兩課”教育的內容創新而優化和提高,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“兩課”需要。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,近三年來,我校先后選派“兩課”骨干教師參加教育部和省教工委舉辦的各類理論培訓活動達 60 余人次。通過各類培訓活動,不僅提高了“兩課”骨干教師的理論水平,而且使其他“兩課”教師也獲得了相關的理論信息。我校還邀請國內著名高校的專家來我校作專題報告 30 余場,通過把專家“請進來”的方式對我校“兩課”教師進行培訓,從而使我?!皟烧n”教師的理論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。與此同時,我校還結合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及時組織各類專題報告和理論輔導活動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4. 引入競爭機制,培養“兩課”骨干教師
這是我校的一貫做法。在 2002 年教育部社政司舉辦“精彩一課”評選活動時,我校廣泛動員,精心組織,層層篩選,并聘請了校內外專家組成評委,在全校舉行了“兩課”教師“精彩一課”教學競賽。競賽活動不僅使“兩課”教師普遍受到了一次規范化的教學培訓,而且全面提升了“兩課”教師的教學水平。我校向陜西省教工委推選的 6 名教師獲得了省“精彩一課”競賽一、二等獎,并榮獲了陜西省“精彩一課”競賽活動“優秀組織獎”。我校參加教育部“精彩一課”評選活動的兩名教師也獲了獎。
二、構建“兩課”教學立體教材,推進 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三進”工作
“進教材”是“三進”工作的首要環節,也是在“兩課”教學中貫徹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基本前提。如何在“兩課”教材建設中貫徹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是一個急需研究的重大課題。近年來,我校通過教材建設來推進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1. 創新“兩課”教材,推進“三進”工作
我校在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進教材”方面,起步較早, 2001 年,我校就向陜西省哲學社科規劃辦申報了“‘三個代表'重要思想進‘馬列課'教材”的立項課題,該課題現已被列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“十五”規劃項目。 2002 年春季,我們還對幾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,如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》在歷史唯物主義部分突出了“生產力論”、“文化論”和“人民論”內容,體現了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受到了省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稱贊。
2. 編寫輔導材料,擴展知識容量
我校把“兩課”教學和素質教育融為一體,由學校統一組織領導,“兩課”教師全力參與,為“兩課”教育教學配備了理論性、思想性和知識性緊密結合的高質量的學習輔導用書。如結合大學生學習十六大精神,我校為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編寫了輔導材料。
3. 運用現代技術,加強教材建設
“兩課”教學的各門課程,已全部配備了多媒體輔助教材。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配備和開發的多媒體教材,既追溯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形成和發展進程,又展示了馬克思主義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豐碩成果,從而收到了顯著的教育教學效果。此外,我校正在編撰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電子讀本,以作為全校學生學習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重要讀物。
4. 重視研究生的教材建設,深化“三進”工作
隨著高校研究生的擴招和發展,研究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,也日益受到高校的普遍關注,教材建設也愈來愈顯得十分重要。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進研究生教材”,對研究生的理論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。我校在研究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,積極推進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我校撰著的《當代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多維透視》一書,已作為我校博士生學習“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”和碩士生學習“自然辯證法”課程的配套教材,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。
三、優化“三進”工作運行機制, 增強“兩課”教育教學實際效果
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“三進”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整合“兩課”教育教學資源,優化“三進”工作的運行機制,方能增強“兩課”教學的實效性。
1. 加強組織領導,整合“兩課”資源
面對三校合并的客觀實際,校黨委為了加強對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的統一領導,派一名校黨委副書記主管我?!皟烧n”教學,從而使“兩課”教學有了統一的組織領導。近年來,我校進一步加大了對“兩課”的投入力度,設立了“兩課”建設專項基金,并進一步把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,納入“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”進行重點資助,從而有力地推動了“兩課”建設的發展。根據發展的需要對“兩課”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,合并人文社科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部,組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,使我?!皟烧n”教育教學有了統一的學科支撐和機構載體。
2. 開辟第二課堂,拓寬“三進”空間
開辟“兩課”教育的第二課堂,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,又是拓寬“三進”空間的重大舉措。我校“兩課”教師通過輔導報告、專題講座、課題研討、思想對話、主題演講、大學生論壇等多種形式,以及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“鄧小平理論研究會”和“‘三個代表'重要思想學習小組”等學生社團活動,推進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“三進”工作。對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學生進行專題指導,通過學生參與教師的研究課題、教師指導學生撰寫論文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思維能力,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理論來研究現實問題,大大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思維能力。開辟的大學生理論思維園地,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,并得到了省教工委的稱贊。
3. 強化實踐環節,發揚優良學風
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,也是“兩課”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。在實踐中深化對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理解,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應有學風。只有深入社會實踐來學習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才能全面理解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,從而做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堅定實踐者?;谶@一認識,我校近年來在延安、臨潼和商洛,相繼建立了三個“兩課”教學實踐基地,基地教學與暑假“三下鄉”活動緊密結合,從而使大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來學習和理解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。
4. 改革考試方式,優化評價體系
近年來,我校對“兩課”考試方式進行了改革,不僅建立了“平時與期末相結合、口試與筆試相結合、開卷與閉卷相結合”的評價體系,而且把“因材施教”與“因材施考”有機統一起來,形成了“從因材施教走向因材施考”的新機制,分類確定考試方式和評分標準,有效地解決了教學目標與評價體系的矛盾,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大有裨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