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哪些人可以參加居民醫保?
合肥市范圍內未參加職工醫保的各類城鄉居民,包括:①具有本市戶籍的城鄉居民;②非本市戶籍,持有本市居住證在原籍未參加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;③各類在校學生(包括大學生)。
2、什么時候參保?
9月1日至12月20日是集中參保期。逾期不予參保。
3、繳費標準是多少?
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,每人每年250元。
4、如何參保?
上年度已經參保的居民可以在“合肥醫保”微信公眾號進行續保。
新參保的居民或不會使用微信公眾號參保繳費的,按下列辦法辦理參保繳費手續:
(1)憑戶口簿在戶籍所在地的街道社居委或村委會參保,戶籍不在本地但持有本市居住證的在居住地社區(村)居民委員會參保;
(2)市區各類在校學生在所在學校參保,縣(市)在校學生也可以在戶籍地隨家庭參保登記;
(3)持有本市居住證的港澳臺人員到居住地社區(村)居民委員會辦理參保參保登記手續。
5、哪些人可以在非集中參保期參保?
退役士兵、刑滿釋放人員、持有市精神障礙患者救助卡的精神障礙患者、無法辦理戶籍的一周歲以內新生兒。
上述人員應到市(縣)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辦理補保手續。
6、新生兒如何參保?
未滿一周歲的新生兒辦理戶口后可隨時參保。新生兒戶口是合肥市的,憑戶口簿在戶口所在地街道參保;戶口不在本市的,憑父母親的本市居住證在居住地街道參保。
7、新生兒參保后從什么時候開始享受待遇?
自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參保的,從出生之日起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;超過3個月參保繳費的,自繳費之日起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。
8、能否重復參保?
不能重復參保。
9、哪些人屬于醫療救助對象?個人要不要繳費?
特困供養人員,社會散居孤兒,低保對象,貧困人口,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父母,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重病患者、重度殘疾人,屬于醫療救助對象。
個人不需要繳費,由城鄉醫療救助基金全額代繳。
10、醫療救助對象如何參保?
醫療救助對象參保名單,由縣(市)扶貧辦、縣(市)區(開發區)衛健、民政部門,以8月30日前在冊人員提供花名冊,經審核蓋章后(紙質和電子檔各一份),由各縣(市)、區醫保局形成匯總表,分別報送所屬地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,將參保花名冊導入參保系統,并通過參保系統代為辦理參保登記手續。不需要個人辦理。
11、待遇享受期是怎么規定的?
每年1月1日~12月31日。
12、補繳的人員什么時候可以享受醫保?
退役士兵、刑滿釋放人員、持卡精神障礙患者從補繳之日起享受待遇。
13、入學前未參加過我市城鄉居民醫保的新入學的新生,何時享受醫療保險待遇?
入學當年在集中參保期繳納下一年度保費的,自入學之日起開始享受醫療保險待遇。
14、一個年度內,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是多少?包括哪些待遇?
30萬元。待遇包括住院、基層普通門診、大額普通門診、特殊病門診等。
15、如何享受門診報銷待遇?
基層普通門診: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門診發生的費用,結賬時憑金融社保卡或身份證(戶口簿)直接結算。
大額普通門診:在二級及以上協議醫療機構門診發生的費用,結賬時金融社保卡或身份證(戶口簿)直接結算。
不在上述規定的協議醫療機構門診,費用不能報銷。
16、門診有哪些待遇?
基層普通門診:按80%比例報銷。在村衛生室就醫,單次最高支付20元;鄉鎮衛生院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,單次最高支付50元。一個年度內基金最高支付100元。
大額普通門診:政策范圍內費用,單次達到300元且年度累計超過600元的,超過部分按40%比例給予報銷,年度基金最高支付1500元/人。
17、如何享受住院報銷待遇?
參保人員在協議醫療機構住院,憑金融社保卡辦理住院登記手續,沒有金融社保卡的,憑身份證或戶口簿辦理住院登記手續,出院時直接在協議醫療機構結算。
在非協議醫療機構住院,不能享受醫保待遇。
18、住院門檻費(起付標準)是多少?
一級醫院(含鄉鎮衛生院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)是200元,二級醫院是500元,市屬三級醫院700元,省屬三級醫院1000元。
19、住院門檻費(起付標準)有減免嗎?
有。
(1)參保學生、18周歲及以下居民住院起付線減半。
⑵特困供養人員、社會散居孤兒住院不設起付線。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不設起付線。
⑶重點優撫對象、低保對象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免除參保年度內首次住院起付線。
⑷惡性腫瘤放化療、肢體康復、智力康復、孤獨癥康復、聽力和言語康復等需要分療程間段多次住院的特殊疾病患者,在同一醫療機構住院的,一個參保年度內只設一次起付線。
⑸實行雙向轉診的,免除上轉首次及下轉第二次住院起付線。
20、跨區域住院有什么特別規定?
(1)不需要辦理備案手續;
(2)起付線增加1倍;
(3)基金支付比例降低5個百分點,通過分級診療逐級轉診和在上級醫院急診搶救的,基金支付比例不變。
21、住院報銷比例是如何規定的?
參保人員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住院,超過門檻費(起付線)以上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,按下列比例報銷:一級醫院(社區衛生服務中心)90%、二級醫院85%、市屬三級醫院80%,省屬三級醫院75%。
22、住院報銷有保底嗎?
有。扣除住院起付線后,實際報銷比例不足45%的話,按45%保底報銷。
23、特殊病門診如何報銷?
參保居民患有規定的特殊病,可向參保地醫保中心申請,經鑒定符合,可以憑社保卡或身份證(戶口簿)、《特殊病門診醫療卡》享受特殊病門診待遇。目前,我市特殊病種已有56種。詳情可咨詢0551-62886375。
24、大學生門診費用怎么報銷?
大學生門診按照30元/人標準撥付學校包干使用,由各高校自行制定報銷政策,不再享受基層普通門診和大額普通門診待遇,具體咨詢所在高校。
25、居民生孩子有何待遇?
不分順產、剖宮產,定額補助1200元,多胞胎與單胞胎補助標準一樣。死胎、流產不補助。
在本市協議醫療機構住院分娩的,出院時在醫院直接結算。
不在本市協議醫療機構分娩或在外地住院分娩的,費用先由個人支付,出院后6個月內,攜帶住院發票、費用明細、出院小結、產婦身份證、生殖保健服務手冊、嬰兒出生醫學證明、產婦徽商銀行儲蓄卡,向合肥市政務區政務環路88號合肥市社會保障服務中心3樓居民醫保業務41號窗口申報。
產婦分娩期因并發癥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,按同類別醫院住院醫保待遇執行,不再享受定額補助。不在醫保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生育并發癥住院費用,醫保基金不予支付。
26、參保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怎么報銷?
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按裝配費用的50%比例給予補助,補助周期為五年。下肢殘疾人裝配下肢假肢,每具大腿假肢最高補助2000元,每具小腿假肢最高補助1000元;7周歲以下(含7周歲)聽力障礙兒童配備助聽器,每只最高補助3500元。
符合規定的殘疾人,憑殘疾人證復印件、輔助器具裝配單及發票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補助手續。
27、器官(組織)移植捐獻者的住院醫療費用能否報銷?
參保居民捐贈器官或組織的住院醫療費用(不含器官源或組織源費用以及院外配型、檢測檢驗、運輸、儲存等相關費用),由醫療保險基金全額支付。
28、異地就醫如何備案?
轉診轉院:由本市三級醫療醫院開具轉診證明,并通過網絡上傳至醫保中心備案;
急診搶救:入院后3個工作日內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、合肥醫保門戶網、“合肥醫保”微信公眾號或電話向參保地醫保中心備案(0551-62885009,4008024365)。
29、異地就醫報銷比例是怎樣規定的?
(1)辦理備案手續的,按照我市省屬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執行;
(2)不符合轉診手續自行要求辦理轉診手續的,按照我市省屬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降低10個百分點執行,不納入保底報銷范圍;
(3)未辦理備案手續自行前往異地就醫的,按照我市省屬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降低20個百分點執行,不納入保底報銷范圍。
30、大學生異地就醫如何備案?
由高校辦理備案手續。學生向學校醫保辦申請,由學校按程序備案并上傳至醫保中心。
31、大學生異地就醫報銷比例是多少?
按我市相應級別協議醫療機構醫保支付標準和規定執行。省屬三級醫院75%,市屬三級醫院80%,二級醫院85%,一級醫院90%。
32、城鄉居民有大病保險嗎?個人需要繳費嗎?
有。不需要。
33、大病保險起付線是多少?
1.5萬元。
醫療救助對象(特困供養人員、社會散居孤兒、低保對象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,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父母,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重病患者、重度殘疾人)0.5萬元。
34、哪些費用大病保險可以報銷?
住院和特殊病門診扣除起付線后的合規醫療費用可以報銷。
合規醫療費用包括: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,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范圍內醫療費用,“藥品目錄”外但屬于臨床治療確需的治療類藥品費用。其中在國內實行購贈的藥品,按實際購買費用納入合規醫療費用。
35、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?
大病保險實行分段報銷。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累計超過大病保險起付線以上的部分,按照5萬元(含)以下、5萬元至10萬元(含)、10萬元至20萬元(含)、20萬元以上分別為60%、70%、75%、85%的比例分段報銷,累加計算。醫療救助對象分段支付比例分別為65%、75%、80%、90%。
36、大病保險有封頂嗎?
有。省內醫療機構大病保險封頂線30萬元,省外醫療機構大病保險封頂線20萬元。一個年度內大病保險費用中既有省內又有省外的,按省內封頂線30萬元執行。
37、大病保險如何報銷?
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出院時直接結算,異地住院的,在所住醫院或我市醫保中心前臺報銷時結算,不需要個人申請。
38、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有什么區別?
目前,我市新農合與居民醫保兩項制度已經并軌,統稱為城鄉居民醫保。
39、居民醫保有負面清單嗎?
有。自2019年7月1日起,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執行全省統一的《安徽省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負面清單》,參保人員可關注“合肥醫保”微信公眾號或登陸合肥市醫療保障局網站(http://hfyb.hefei.gov.cn/)查詢。
